| 
	刚需门槛:“多能物联协调控制技术”
 
	是新能源电站参与电力系统服务的入场
 
	券
 
	2021 年,国家能源局发布的《并网
 
	主体并网运行管理规定》和《电力辅助
 
	服务管理办法》中,对于新能源场站的
 
	技术指导和管理规定中明确要求:
 
	• 应满足网源协调有关标准要求,应
 
	具备一次调频、快速调压、低电压 /
 
	高电压穿越能力,电压和频率耐受
 
	能力原则上与同步发电机组耐受能
 
	力一致。
 
	• 新能源场站应具备无功功率调节能
 
	力和自动电压控制功能,按照电力
 
	调度机构要求装设自动电压控制子
 
	站,必要时应配置调相机、静止同
 
	步补偿器、静止无功补偿器等动态
 
	无功调节设备,并保持设备运行的
 
	稳定性。
 
	• 电力辅助服务的种类分为有功平衡
 
	服务、无功平衡服务和事故应急及
 
	恢复服务。
 
	• 有功平衡服务包括调频、调峰、备用、
 
	转动惯量、爬坡等电力辅助服务。
 
	所以,如何能够在上述领域提早布
 
	局规划产品研发与设计创新,是未来新
 
	能源电站项目是否能成功并网参与电力
 
	系统服务的入场券。
 
	储能协调控制器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瓶颈
 
	储能协调控制器属储能领域新产品,
 
	无专用技术规范约束,并且存在诸多卡
 
	脖子技术需要持续攻克,这也将成为该
 
	领域的机遇。
 
	目前行业痛点:
 
	• 标准化程度低、信息交互环节多,
 
	通信响应速度慢
 
	• 一次调频性能差
 
	• 源网荷终端硬接线多,储能站规模
 
	越大接线越复杂
 
	• 不具备动态无功调节功能
 
	据分析,至 2025 年,90% 的电站都
 
	会实现全面的数字化物联管控。而现在
 
	这个比例还不足 50%,在这个领域还有
 
	大量的机会。
 
	降本增效:“多能物联协调控制技术”
 
	为储能电站的设计及施工提高效率
 
	风能、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波动
 
	性、间歇性一直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
 
	主要因素,增配储能系统模式的引入可
 
	以有效改善间歇式电源运行性能与调控
 
	能力,有助于增强电网接入能力。原有
 
	新能源储能系统内频率有功、电压无功
 
	的调节控制主要是针对单台 PCS 的控制
 
	策略,存在 PCS 控制时间周期长、无法
 
	集中控制等问题。“多能物联协调控制
 
	技术”的应用将令该类问题得到有效解
 
	决,使储能站内全站 PCS 得到统一协调
 
	控制,同时也将站内核心控制功能的控
 
	制时间周期缩短至毫秒级。从而降低了
 
	因单个组件发生的故障需要逐一排查的
 
	可能性,又提高了电站整体的效率。
 
	一个储能电站要取得高收益,不仅
 
	要依靠高质量的设备、高质量的设计、
 
	高质量的施工,还需要后期的高质量运
 
	维,想要进一步给电站降本增效,需要
 
	各个设备全部数字化与智能化管控。
 
	应用案例 :开云kaiyun(中国)儒林电站多能物联技术,
 
	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
 
	据了解,此项协调控制技术目前行
 
	业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研制成功并在现
 
	场取得应用。
 
	开云kaiyun(中国)科技自主研发的 HZC-600 多能
 
	物 联 协 调 控 制 器(MEIC Coodination
 
	Control System)成功应用于国内最大
 
	社会资本投资的单体电网侧储能示范电
 
	站——湖南城步儒林 100MW/200MWh 储能
 
	电站。实现了对全站多达 80 套 PCS 的统
 
	一协调控制。该项产品的应用在行业内
 
	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,并整体提升了储
 
	能电站对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
 
	支撑能力。
 
	据悉,该产品已通过开普实验室型
 
	式试验和动模试验,各项性能指标均为
 
	业内领先水平。通过在开普检测进行动
 
	模实验模拟完整的场站工况,检验了装
 
	置各种调节响应,同时验证了在大规模
 
	PCS 的接入工况下装置的运行性能,结
 
	合型式试验结果,表明该产品能充分满
 
	足大规模储能电网侧应用需求。
 
	据了解,由于该项技术处于应用的
 
	早期阶段,开云kaiyun(中国)科技将紧密跟踪城步儒
 
	林项目现场产品运行情况,持续完善产
 
	品的稳定性及功能性能。并着手开发适
 
	用于用户侧的微电网协调控制系列产品。
 
	针对不同类型的 PCS 产品,提供标准化
 
	的 IEC61850 GOOSE 通讯组网接口,同时
 
	与各种类型的 PCS 和 BMS 通讯,获取基
 
	础信息数据。
 |